粤北九峰山歌分布于乐昌市的九峰、五山、大源、北乡、两江等山区乡镇,因在九峰一带传唱最盛,也较具代表性,故习惯上称为九峰山歌。据民间传说,九峰山歌兴起于宋朝末年。
九峰山歌歌词内容丰富多彩,农事耕种、生活习俗、生产商贸、男女情事、宗教信仰、生育教化等等,无不包罗其中,是当地世代民众生存、生活状态和心理、观念、情感的真实反映。歌词大多即兴而编,但比较讲究押韵,言之有物、有情、有理。
九峰山歌主要用客家话演唱。曲调原来较多,但传唱过程中经历史的淘汰,现在流传下来较有生命力的是刘莎妹调、过山帮调、下南京调、九峰山歌调及牛尾村山歌调等5种。九峰山歌演唱的特别之处,是在不同场合和情景唱不同风格的曲调,且往往不能混用和替代。如刘莎妹调一般是在伐木、放排、卖木的劳动生产时唱,是较为典型的七言四句体陈述抒咏式曲调,有“字密腔长”的特点,节奏规整,旋律婉转,自然流畅;过山帮调是砍伐、割茅、运输、趁墟、探亲访友翻山过坳时唱的,吸收了瑶族喊山调的音律,音调高亢且音域宽广、节奏自由;下南京调多为男女互相道情、调情时的对唱,旋律悠扬隽永,抒情性强;九峰山歌调多在人际交往、联络感情乃至夫妻调侃等的日常生活中唱,因音调较平、容易上口而不拘一格;牛尾村山歌调一般为妇女在山上割草砍柴时所唱,且常常是浅吟低唱,用于抒发心中积怨和对娘家的思念,调式结构的转换往往出人意外,且略带悲音,是九峰山歌中最具特色的曲调。
九峰山歌在社会学、心理学、民俗学研究上均有一定的价值,也是民间音乐的一份宝贵资源。但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特别是现代文化传媒的发达,唱山歌已不再成为人们满足情感需要和消遣娱乐的重要方式,九峰山歌主要传唱地部分人不唱或不能唱山歌了,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