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狮又叫客家狮、獬、豸,是从化特有的狮舞品种,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与珠三角一带盛行的本地狮并存的传统舞蹈。猫头狮最早记载见于清宣统元年《从化县志》“岁时民俗”:“立春前一日,有司迎土牛于东郊,里市饰百戏及狮象。”在从化鳌头镇新围村、城郊街北星村及江埔街凤一村等客家村,每当有神庙滩头祭祀、宗族礼仪、拜春节年贺寿时,人们必会敲锣打鼓吹唢呐,架起猫头狮、戴上面具,闪展腾挪地舞狮以驱邪镇妖,盼如意吉祥。
猫头狮的狮头形状似猫,造型较一般本地狮个头小,双目突出如金鱼眼,扁圆形的大口凶不怒,头顶插着两束青葱的麦草,造型生气盎然,温顺厚道,憨态可掬。传统狮队一般由24人组成,6人一组轮流上场,全套可舞1个多小时。传统的猫头狮舞动作风趣幽默而细腻,舞猫头狮共有四个完整的套路,即拜四面、狮子解洁、寻青(找食)和采红(抢香包)。伴着轻快的锣鼓节奏,猫头狮时而疾驰跳腾,时而磨蹭徘徊,活灵活现。猫头狮舞步伐主要有左右横移步、跃步、金鸡独立式、爪步几种。伴奏有固定的敲打音乐调式,一般节奏为“咚咚喳咚咚咚叮,叮叮咚咚咚咚喳……”节奏分快、中、慢,且随着不同节奏的锣鼓节拍,舞蹈步伐也有所不同。
猫头狮队一边舞狮,一边唱歌,祈求一年平安和顺、六畜平安、五谷丰登。几个舞狮人罩着镶满红、黑两色边的碎花红底棉布狮被,更显客家人独有的民俗韵味。从化猫头狮起源于民间,凝聚着群众真挚的感情,表达了从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与追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猫头狮表演场合日趋狭窄,许多艺人因生计而荒废训练和技艺,加之老一辈的艺人年龄逐渐增大,从化猫头狮的传承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困难,亟待予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