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生态环境优美,市民可以开门见绿、出门进园,幸福感不断提升。图为阳江市区鸳鸯湖。图片来源:阳江市委办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描绘了今后五年广东发展蓝图,是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奋进新征程、创造新辉煌的纲领性文件,为阳江在新征程中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近日,阳江市委书记冯玲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说。
冯玲表示,阳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释放的政策利好,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高举旗帜、感恩奋进,在打造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滨海城市中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气象,为广东实现总书记赋予的使命任务作出阳江贡献、展现阳江担当,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南方日报:阳江如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好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冯玲:阳江把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希书记到阳江调研时的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学习培训、广泛开展宣传宣讲,持续掀起学习宣传热潮,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牢牢抓住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这条主线。阳江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办”作为始终坚持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严格执行省委坚决落实“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任何情况下都坚定自觉拥戴核心、信赖核心、忠诚核心、维护核心。
二是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筑牢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完善落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为阳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三是全面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围绕省委赋予阳江“打造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滨海城市”的“两个定位”,深化落实“1+1+9”工作部署,按照市委“123+N”工作安排,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宜居宜业宜游“三宜一体”,切实把省党代会精神落实到阳江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
四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要求,从严从紧从细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打造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
南方日报:省党代会报告提出,把沿海经济带打造成更具承载力的产业发展主战场,支持阳江国际风电城建设。阳江将如何把握机遇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冯玲:省党代会释放出的重大利好,为阳江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阳江将抢抓机遇,突出陆海统筹、港产联动,全力打造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一是主动对接融入“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加快“融湾”步伐,积极参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建设,推进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建设,使阳江成为“双区”和两个合作区的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链延伸区、产业集群配套基地。以新一轮珠海对口帮扶为契机,深化双方在园区建设、软硬联通、民生发展等方面合作,积极探索适合两地合作的“飞地模式”。
二是高标准建设国际风电城。坚持“产城融合”理念,全力打造阳江国际风电城,为广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目前,阳江已建成35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总投资411亿元、共计30个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已落户,“一港四中心”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同步构建,亚洲最长风电叶片检测、首个漂浮式风电机组投运等均在阳江。接下来,将加快推进6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力争2026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
三是加快建设现代特色产业体系。按照《阳江市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合金材料、装备制造、绿色能源三大千亿支柱产业集群,发展新型建材、五金刀剪、生物医药、智能家电、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等百亿优势产业,培育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激光增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广东海丝馆打造世界级考古品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为牵引,建设“四季海陵”,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
四是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加快阳江港吉树、丰头作业区码头泊位建设,加速打造亿吨大港。在发展好海上风电、合金材料等产业同时,推动中远海运重工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项目落户阳江,形成港产城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滨海城市
南方日报:作为沿海城市,阳江将如何发挥优势,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滨海城市?
冯玲:阳江将按照省党代会部署,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全面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推进民生事业发展,切实把省党代会精神转化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滨海城市的生动实践。
一是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攻坚行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全面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市、县领导带头落实挂点服务企业制度,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二是推进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抓住重点项目这个“牛鼻子”,加快广湛高铁阳江段、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阳江段等项目建设,谋划启动“六纵六横”城市快速路网改造,加快实现“2小时通行全省、1小时直达大湾区、半小时可达各县(市、区)”目标。抓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形成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的发展局面。
三是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小切口大变化”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阳江率先启动农村公路错车台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提前完成先行9000道、3000公里错车台建设任务;启动市区交通畅通工程,打通多条困扰群众十几年的“瓶颈路”“断头路”;启动63家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让群众的“菜篮子”拎出幸福感。高质量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年内城镇将新增就业1.2万人;提升教育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年内将建设、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33所,新增学位1.52万个,并有序推进医院改扩建等项目,加快高水平医院建设和省级重点(特色)专科创建。
四是持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让阳江天更蓝、水更碧、人与自然更和谐。
五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阳江法治阳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活力与动力
南方日报:省党代会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部署,阳江将如何抓好落实?
冯玲:阳江是农业大市,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激发乡村振兴内生活力和动力,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
一是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坚决扛起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实施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攻坚行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完成省下达的2.71万亩复耕复种任务,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可达181.21万亩、产量超过63.39万吨。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城乡融合发展,推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长期机制双管齐下,重点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
二是打牢农村人居环境、现代农业产业园“两块底板”。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村庄清洁行动和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加强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谋划预制菜产业,打造享誉全国的“漠阳味道”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谋划乡村振兴示范带、海洋渔业产业带“两个带”。年内建成首批11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并围绕山海渔韵和田园水乡主题,连线连片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建设,加快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闸坡世界级渔港建设,大力发展远洋渔业、水产养殖等,不断提升水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实现渔业增效增收。
■路线图
●建设阳江国际风电城:重点打造全球海上风电装备质量监督和检测认证中心、国家海上风电技术创新中心、广东海上风电大数据智慧监控中心和运维中心,建设国际一流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
●实施营商环境提升攻坚行动:围绕16项指标135项重点工作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全力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排名”,确保今年125个、年度投资455亿元的市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抓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抢抓珠三角产业在省内有序梯度转移机遇,围绕优势主导产业,瞄准世界、中国500强和大型央企等,掀起招商引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