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广雅中学,结束高考的同学和老师开心合影留念。图片来源:南方日报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关于教育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服务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近日,省教育厅党组书记朱孔军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说。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朱孔军表示,省教育厅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
南方日报:省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学习报告后,您有什么感受?
朱孔军:报告立意高远、主题鲜明、内涵深刻、饱含深情。我们将把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奋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切实为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南方日报:教育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怎么理解教育的作用?
朱孔军: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意义,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要从政治上看教育,科学把握教育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把教育当作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未来工程。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系统谋划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连续5年落实“两个只增不减”,连续多年教育经费全国排名第一。
要从民生上抓教育,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在教育上的获得感。广东把教育当作民生要事来抓,每年“十件民生实事”都有教育项目,高度重视平安高考、健康高考、暖心高考,不让一个学生缺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要从规律上办教育,守正创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教育要遵守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学科发展规律、青少年成长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我们研究教育问题,尊重教育发展规律,比如省市投入400多亿元到高水平大学、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和“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计划建设中,投入90多亿元建设省职教城,实现本科高校、公办高职院校21个地市全覆盖,推动广东教育一次次大改革、大发展和大跨越。
南方日报:如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朱孔军:党的全面领导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将狠抓“四个坚持”,推动全省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巩固党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全面领导,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师生党员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培根铸魂贯穿始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坚持把固本强基作为关键,扎实促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持续提升;坚持把自我革命落到实处,坚决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制度机制。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南方日报:广东如何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朱孔军:我们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德育更重实效。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探索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模式,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智育更重创新。落实“双减”政策,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校学足学好。
体育面向全员。出台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行动方案,落实学生校内校外各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并开展地市和高校全覆盖的学生体质健康抽测。
美育重在浸润。出台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行动方案,促进各地各校开足开齐上好美育课程,并开展美育浸润计划,推动高校帮扶粤东粤西粤北地区。
劳动教育体系推进。出台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行动计划,整体规划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推动大中小学普遍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
南方日报: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石,也是广东教育的短板所在。广东将如何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朱孔军:比起教育发达的兄弟省市,广东基础教育还存在明显差距,要加快解决全省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
一是增加优质学位供给,逐年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中小学、幼儿园,2022年计划增加公办学位约50万个,到2025年计划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438万个左右。二是实施“新强师工程”,重点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壮大高水平教师队伍规模、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我省教师发展体系和教研体系建设,提升全省教师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三是大力振兴乡村教育,重点建好乡镇三所学校,即寄宿制初中、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补齐乡村教育的“短板”。加快推进县管校聘、包片教学改革,让优秀老师流动起来、音体美老师满足基本要求,缩小区域内教学水平差距。四是开展全口径对口帮扶,汇聚珠三角地区基础教育及高校等优质资源,建立健全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结对帮扶机制,推动实现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作为职业教育第一大省,广东将有什么新举措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
朱孔军: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广东将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进一步适应时代变化和市场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技能培养,源源不断培养一支高素质产业大军。我们正在加快把粤东粤西粤北16所市属高职院校调整到省级管理,减轻地方财政负担的同时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同时,推动珠三角各市办好高等职业学校和以实施中高职贯通培养为主的中等职业学校,构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高地。组织珠三角高水平中职学校对口帮扶东西两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一流高等职业院校结对帮扶计划,提升东西两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职业教育发展品质。健全粤港澳职业教育沟通交流机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示范区,构建适应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创新发展体系。
南方日报:在新一轮“冲补强”建设中,我省有哪些举措?将如何推动高校支撑广东发展、服务大湾区建设?
朱孔军:“十四五”期间,广东高等教育将把资源投入的重点调整到内涵建设上来,更加注重提升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积极主动回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需求。
我们将实施“攀峰计划”,在现有高原学科中重点遴选一批高水平学科,集中资源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高峰学科。出台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从招生、培养、使用、评价等方面全面引导和支持基础学科人才脱颖而出,夯实高校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医学科学发展基础。
我们还将着力提升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和知识创造能力,持续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引导高校集聚创新资源,培育更多战略性、前瞻性、引领性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创新,推动高校集聚合力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创新平台,深度融入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路线图】
●到2025年全省将新增33万个幼儿园公办学位、375万个义务教育公办学位和30万个普通高中公办学位。
●加大88所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和14所国家“双高计划”高职学校建设和投入力度,立项建设45所左右省域高水平高职学校,推动若干所优质高职院校转设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建设一批适应战略性“双十产业”集群的制造类专业,建好298个省级中职教育“双精准”示范专业和311个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建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
●到2025年,新增1—2所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12—15所高水平大学进入全国前列;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学科,新增3—5个学科进入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