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已启程,在人头涌动的公共交通站场,未“阳”的人如何做好防护降低感染风险?返乡过程中需要做好哪些防护环节?1月12日,广东疾控就上述热点问题做出权威解答。 乘车过程中容易“中招”很有可能是因为没有做好“口”和“手”的防护。上下车过程中人员密集,如果没有规范佩戴好口罩和做好个人防护,很有可能会被感染。 乘车过程中偶尔摘下口罩或没有规范佩戴口罩,也会增加感染的概率。 乘车过程中摘除口罩饮水、进食,暴露次数越多、时间越长,被感染的概率越大。 直接接触感染者使用过的卫生间门把手、座椅把手等公共物品,没有及时做好手卫生会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乘车出发前,乘车过程中,抵达目的地后,要注意这几个关键点。 自我健康监测:乘车返乡前进行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感染未康复者应暂缓出行。 准备防护物资:长途乘车可以准备几个备用口罩,以便及时更换,尽量选择医用防护口罩(俗称N95口罩);随身携带消毒湿巾或棉片,以便清洁双手。 准备个人物品:尽量携带个人水杯,出门前装满水,在人员密集场所避免饮水。 科学规划出行:提前规划好行程时间,查询好检票时间和检票口,避免在候车区长时间停留。 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佩戴时不要随意触摸口罩内侧和表面,如遇口罩变形、破损、潮湿、有异味、被明显污染时,口罩的防护性能将会降低,需及时更换,注意更换口罩时应选择车外空旷通风的环境。 做好个人手卫生:在没有佩戴一次性手套的情况下,减少接触扶手、座椅等公共物品,接触后应立即洗手或用免洗消毒液进行消毒。 控距离,少走动:上下车时尽可能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切勿拥挤推搡。上车后不随意与他人更换座位或“乱串”车厢,减少人员接触和交谈。 摘口罩,错时段:减少摘除口罩饮水、进食的次数,或与他人错开摘除口罩饮水、进食的时间。 乘坐火车、高铁时,月台人群密集、人员流动大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避免在人员密集场所摘脱口罩,也不要在候车过程中吸烟。 乘坐长途大巴,在服务站停车休息时及时开窗通风,避免在人群密集的休息区长时间停留。 乘坐网约车时,后排落座,减少交谈;在不能开窗路段可启动外循环通风模式,停车休息时,及时开窗通风。 抵达目的地后,及时更换衣服、洗手,用75%酒精湿巾擦拭行李箱、手机等物品。 如出现身体不适等症状,不要前往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观察身体状态,视情况就医。